万万没想到,2022年火的第一个表情包,竟然是这只来自《西游记》里的豹子精。
金钱豹出现于《西游记》续集第11集和第12集中,主要出现在12集《泪洒隐雾山》中。金钱豹自称南山大王捉唐僧,原本是一个反派,却不料几年之后,经过现代美颜技术的修饰,竟然有些眉目清秀,又带着一丝邪魅。
“金钱豹”的走红与谐音相关,大家希望2022年,像它的名字那样“金钱爆满”“金钱暴富”。除了普通滤镜金钱豹,各种“萌豹”、“美豹”、“口罩豹”纷纷现身。
……
除此之外,互联网还有很多“迷信梗”,它们不是出现在表情包或配图里,就是出现在你聊天界面的头像框里。
解读此类互联网祈愿现象,或称之为互联网玄学,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所以我们视“锦鲤祈愿”行为是青年网络亚文化的表现。
祈愿行为的实践借助“文字 + 图像”结合的文本完成。
其中,“语言符码”表达祈愿者功利化的愿望、憧憬;“视觉符码”即祈愿者使用的形态各异的锦鲤图像,作为美好的化身或趋吉避凶超自然力量的沟通物。“文字 + 图像”构成的文本隐含着祈愿者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现着当代青年的文化人格。
锦鲤或者说一种视觉符号作为超自然力量的能指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制造,并且其形象被不断篡改、赋意、再造,高高在上的图腾变成了藏在手机中祈愿者随意涂抹、把玩的对象。
巴赫金将“狂欢世界感受”概括为:第一,脱离体制。脱离建立在日常生活秩序基础上的“不平等”状态。第二,脱离常规,插科打诨。使人性的潜在意识得以通过具体感性的形式揭示并表现出来;从等级秩序中解放出来,形成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型存在方式。第三,充满对立的婚姻。如神圣与粗俗、崇高与卑下、伟大与渺小等对立项的结合。第四,粗鄙化。冒渎不敬,是降低格调的狂欢式体系对神圣文字和箴言的模拟、讽刺。
正如迪卢卡指出的那样:“在图像永不停歇的传播中,速度取代了深思,分心取代了专注,情感模糊了意义,一瞥取代了凝视,重复取代了原始(图像),公共屏幕取代了公共领域。”
互联网的平等与即时性特点也与情感需求天然吻合,“锦鲤祈愿”等互联网行为作为一种公开的表达,发出了独特的声音,建构了祈愿者的身份,实现了祈愿者的自我认同,也构筑了貌似其乐融融的公共领域。祈愿是一种自我激励、自我认识、自我彰显的手段,是一种“刷波存在感”的自我标榜和“我正在努力”“我即将结束水逆”的心理抚慰。
互联网下半场
拼的是运营
运营决定销售
销量决定企业的命运
电商运营、淘宝运营、微信运营、微博运营
看懂趋势的人赢在了起跑线上
没反应过来的还在苦苦煎熬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